氣候驟變,冰雹造成莫大的破壞,龍捲風大肆摧毀環境,颶風中心的低氣壓從大氣層中吸進冷空氣送到地面,瞬間結冰,放眼望去是一整片死寂的冰層
......。這是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劇中所發生的情節,描述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冰棚融化,引起地球氣候一連串的急遽變化。但駭人驚聞的是,這樣恐怖的場景不僅是電影效果,亦有可能發生在不久的將來。

全球暖化
Global Warming)議題於近期掀起一股討論熱潮,1013商業周刊368天下雜誌不約而同均以大篇幅的專文討論這即將成為浩大危機的問題。投注畢生精力於專研全球暖化議題的學者專家不在少數,美國前副總統的高爾(Al Gore)即是其一。時時關注暖化問題,展開上千場相關的巡迴演講,甚至還因此拍了一部環保紀錄影片,欲藉由媒體的力量,將環保訴求與危機訊息散佈於全世界,讓全球暖化成為一個眾所皆知也應備受重視的問題。

《不願面對的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受各界評鑑譽為近代影史最重要的電影之一的影片,由導演戴維斯古根漢(Davis Guggenheim)執導,忠實呈現高爾費時40年來的研究成果,紀錄他全程流暢而精采的演講,講述全球暖化將造成與已產生的危機,電影後續引發極多相關討論,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甚至直接將該片列為2006年十大佳片的首位,直言「具有改變世界的強大力量」2006年奧斯卡獎頒獎典禮讓這部奪下最佳紀錄片小金人的電影再度成為話題,我在去年10月當電影在台上映時即進戲院欣賞,1小時40分的震撼,一場內容豐富、旁徵博引的演講,在高爾以幽默生動的方式,誠懇地具體呈現出那些被大家誤認為不是問題,但卻造成環境生態極為嚴重的影響。他駁斥外界指控科學家對全球暖化現象並無共識的看法,有人認為全球暖化只是太陽活動加強造成的自然反應,但高爾在演講中舉證歷歷,指出除了太陽活動加強外,全球暖化最主要是源自於更多的人為因素,大肆使用化石燃料,產生溫室氣體。倘若不立即控制這些因素,地面將不斷升溫,吸收太陽輻射而造成更強大的溫室效應,使地球成為悶燒鍋,全球暖化現象嚴重,海平面因此上升,低窪或海島國家恐將面臨沉溺海底、甚至滅國的困境。

我曾經是下一屆美國總統!

個人相當欽佩高爾對環保意識的執著,縱使劣為少數,也要勇敢發聲,將正確訊息傳遞給大眾。在擔任參議員的時期,高爾就曾經在國會殿堂裡舉辦二氧化碳排放的聽證會。影片中他自述對其影響最大的三件事情,其一是時年六歲的兒子發生險些喪命的嚴重車禍,親眼目睹親人走過生死關的高爾,頓時領悟到人性的真諦
--痛苦的存在是為了讓人們更團結在一起。他了解到自己該負起的使命,是集結全世界的人一同對抗即將來臨的危機,一個藉由全世界人民之手,無意間共謀進行的一個謀殺事件,而受害者將是整個地球--若事件不幸發生,連帶遭殃的還有全世界的生物。這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路,早在40年前受大學教授影響,高爾即開始對這問題產生警覺。其二影響事件,是他姊姊因長期抽菸罹患肺癌而辭世,本身家庭經濟背景即是以生產菸草維生,大環境的殘酷讓他痛心,也下定決心要改變所有會影響地球環境與人類健康的各式難題。從參議員、議長、副總統等職,高爾在政治仕途一路走來,運用政治影響欲呼籲大眾正視全球暖化議題,卻遭受有利益掛鉤的團體惡意中傷,指控他危言聳聽、要阻礙美國經濟發展。永遠記得2000年競爭激烈的美國總統大選,高爾最終以5張選舉人票之些微差距,敗給小布希輸了選舉。落選固然令人惋惜,但高爾絲毫沒有停下腳步的猶豫,反而更積極參與巡迴演講,繼續致力於全球暖化的議題,至今已舉辦超過千場的活動。曾經是下一屆美國總統」的高爾,卸下政治包袱後,反而更能以研究超過40年的專業,繼續著墨於環境關懷工作。

Out of the 928 , ZERO !

電影中,高爾引出
《科學雜誌》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抽樣調查928份針對全球暖化進行研究的科學論文,其中沒有一篇否定地球發生全球暖化的嚴重性,而當中75%都同意暖化現象源自於人類活動。話雖如此,但大眾媒體對於有關全球暖化的報導,仍有53%篇文章認為此現象是未經證實的。大眾媒體報導的偏頗,遮蔽我們意識問題的嚴重性,甚至資訊匱乏不完全。但高爾等人皆發現這問題,也想警惕我們事情的嚴重性。全球暖化帶來的,除了氣候上升造成生態環境的改變,破壞洋流循環的平衡造成嚴重天災,生物更可能因無法適應氣溫改變而瀕臨滅絕。

數字會說話!

史上最熱的10年皆發生於最近14
年間。
全球海冰覆蓋面積,每10年以33百萬平方公里的速度縮小。
北極冰圈正以每109%的急遽速度縮小。
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的雪,可能在2020年完全融化。

以上數據皆顯示地球環境生態已進入危機警戒期,大規模地改變原貌。台灣暖化的現象似乎比全球來得更快更嚴重。甚至已被聯合國
IPCC列為氣候變遷的「高危險群」。

日照時數在10年內減少15%
一世紀以來,平均溫度增加了1.3度,暖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
1990年至2004年間,二氧化碳排放量成長111%,是全球平均成長值的四倍,為二氧化碳排放成長率第一名的國家。
高雄以超逾全球城市平均值的八倍,成為排放量最高的城市。
宜蘭在200678溫度高達38.8度,破了1997年的記錄。
當台灣淹水615、25公尺時,全台灣海拔100公尺以下土地將有25%39%58%遭淹沒,分別造成587萬、977萬、1141萬名「環境難民」。

若不正視全球暖化的問題,後續可能造成海平面上升,也許有一天,101大樓將成為全台灣唯一可見於陸地之建築。據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分析,台灣的暖化現象之所以如此嚴重,除了人口密度高外,高度的能源消耗量更是關鍵。

「地球上的氣候是否發生變遷,已經不再是問題」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主席Watson於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會報告中指出,地球上的氣候是否發生變遷,已經不再是問題,而是要問氣候變化了多少?變化速度有多快?及那裡的變化最嚴重?為了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總量,世界各重要國家在199712
月集結於日本京都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會議中通過具有約束效力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規範工業國家未來之溫室氣體減量責任。但因目標過高,增加實現難度,且多邊協商的性質促使共識難以達成,各國均有自身經濟考量,如美國考量進行二氧化碳減量工作可能會對其產業、經濟產生極大衝擊。因此沒有簽署京都協定書,改以主張全面透過市場機能買賣排放許可,溫室氣體減量成本昂貴的國家,可透過排放權交易制度,以較便宜的價格向其它國家購買溫室氣體減量配額,間接以較低成本達到減量目標。歐盟則認為,為避免有國家以排放權交易制度規避國內真正應負起的減量責任,交易制度必須要有上限。關於經濟與環保間二維的關係,高爾在片中有闡述他的看法,經濟與環保並非一定是對立的狀態,只要人人有環保意識,節約能源耗費,積極開發綠色能源、省電省油設備,避免資源浪費,地球暖化的現象定可獲得有效改善,並無害於經濟發展。

Are You Ready to Change The Way You Live ?

台灣非屬聯合國會員,無法簽署京都協定書,亦沒有負擔減量的責任,但國內仍應盡速立法通過
「溫室氣體減量法」,以國際標準為目標,設定時程逐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爾在影片最後呼籲大家要面對事實真相,為後代子孫著想,在還來得及補救的時候,為我們的生態環境盡點心力。應該改變以往的生活方式,節省能源從小地方做起。只要我們隨手將冷氣調高二度、出外選擇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節約用水用電、落實資源分類與回收再利用、拔除不使用電器的插頭、選用省電燈泡等,這些聽起來都是朗朗上口、耳熟能詳的口號,但真正落實的有幾項?

「這不是政治問題,這是道德問題」

觀賞《不願面對的真相》,我感受到全球暖化危機的嚴重性。如同片名所言,這是個令人不安的真相。
「如果你也關心溫室效應,寫信督促你選出來的民意代表。如果他們不理你,你就自己出來競選!」環保問題不應受政治力左右,從高爾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不受政治影響、將環保問題還諸於環保的勇者。

延伸閱讀

《不願面對的真相》中文官方網站

全球暖化與京都議定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arrow
arrow

    fanc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