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電影,因為看的是別人拍的電影,哭的是自己過的人生。我不會說《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是部「浪漫愛情喜劇」,因為哭點實在是太大顆了。

看到片名會以為是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圖》的續集,但,不是它真不是(片中大牛語氣)。按照導演薛曉路的說法,片名的「不二」,就說明了這部電影不是第二集,所以是「原班人馬,全新故事」。故事非發生在北京與西雅圖,而是在澳門跟洛杉磯,但既然不是續集,也不是在北京跟西雅圖取景,為什麼名字還硬要這樣取?

(以下有雷,慎入)

  

「十五歲就隨我爸移民到澳門,從此賭場成為我的家⋯」

電影開頭節奏明快,讓人放鬆欣賞,直接跌入姣爺口白營造的情境裡。從這裡開始用澳門斷開與《北京遇上西雅圖》的連結(台灣應該也很少人看過那部電影),宣示這是個全新的故事,也揭開這電影講的第一個主題:「家」。

「人在哪家就在哪,人不在了家就在心裡。」

編劇表現優秀,同時展開數條精彩的敘事線:姣爺以賭場為家,入不敷出只好投靠爸爸的前女友,兩人一起生活;在媽媽控制下來美國的浩浩用冷漠來表達渴望回家的態度;與爺爺一同過了60年生活的奶奶在痛失枕邊人後,願意把房子賣給大牛,因為人已不在了,有爺爺陪伴的家的回憶就留在心裡;明明有錢可以買房卻每天住在不同待售屋的大牛。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對「家」的想像。

劇情的主軸在姣爺與大牛陰錯陽差開啟的書信往返中建立交集,這讓我想到電影《電子情書》同樣是面對著素未謀面(或以為)的人寫下自己想訴說的心情,與現在截然不同的交友模式。「以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現在發信按一鍵對方就可以收到。甚至都可以先看照片再決定要不要跟這個人聊天,少了神秘跟期待感,你不會去想像對方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因為數字會說話(除非謊報),照片騙不了人(除非修很大)。

%E6%9C%AA%E5%91%BD%E5%90%8D

《鐵達尼號》最感人的點不是落在傑克蘿絲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上,而是兩個銀髮爺爺奶奶在船艙進水時,相擁在床上靜靜等待死亡的那幕,這部電影最噴淚的地方也不是在兩個男女主角終於相遇時,而是爺爺在婚禮上對奶奶說的誓詞,「你別怪我說話不好聽,八成呀你會比我先走,那也挺好,你膽子小又笨,我先走的話,家裡那一大堆事你怎麼處理。你又愛哭,留你一個人在那邊哭我不放心。」他根本就是把《家後》的歌詞念出來了嘛!(背景音樂請下)

「因為深愛太傷人了,毫無保留地把心放出去,就害怕有一天,得一個人療傷。」

我們在愛裡受傷,在眼淚中跌跌撞撞,最後在釋然微笑中成長。對我來說每段感情不管瞎還甜美,都有值得紀念的回憶,我總試著在事過境遷後,用感恩的心情,謝謝他教會我什麼叫做愛,也謝謝自己再一次從恨裡發現愛來過又走掉的腳印。

做為一部「浪漫愛情劇」,《不二情書》有點過太內斂,整齣戲最大尺度是湯唯跟詩人接過一次吻,跟吳秀波之間則是漫步在倫敦河畔,沒有肢體接觸根本就是神交嘛!真是急死寶寶了。

想起友人曾說過,看這一幕你笑了,因為它說對了,看另一幕你哭了,因為它也說對了,看《不二情書》會讓人又笑又哭。我們都喜歡看電影,因為看的是別人拍的電影,哭的是自己過的人生。

圖片引用至:《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facebook官方粉絲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ncem 的頭像
    fancem

    fancem is not dead

    fanc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