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iddlewang/1383150534-2442798156.jpg)
誰說QR Code只能中規中矩烙在報紙雜誌一角,等待讀者心血來潮拿手機掃描?若真這麼無聊《VICuriosity微奇誌》何必出到第3期?
QR Code的任務是引起消費者的注意與好奇,不僅要被看到(to be seen),還要被想知道(to be wondering)。所以用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現,是引起關注的因素,廣告訊息緊扣主題,則是創造討論的關鍵。本期《VICuriosity微奇誌》要分享的是QR Code的跨媒介(crossmedia)使用,幾個成功案例充分參透媒介特性,讓QR Code產生混種(hybrid)作用,靈活穿梭其中作出有趣的變化,創意使傳播效果極大化。
少少預算也可以發揮大大創意
孟冬回暖之際,阿姆斯特丹運河旁的冰一如往年漸漸融化,但地上竟然浮現出一個大大的QR Code,且隨著氣溫上升更清晰可見。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iddlewang/1383150538-3002855435.jpg)
這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用低成本預算所創造出的高效益QR Code,運用特殊金屬片遇熱顯色的效果,並添加沙子,溫度上升這個QR Code反而更明顯,吸引不少路過民眾關注,手機掃瞄後便進入世界自然基金會官網,讓更多人有機會瞭解相關的地球保護與生態議題。這一個隨著溫度漸升而更趨明顯的QR Code,不就跟地球暖化問題一樣,溫度愈高愈不容被忽視。
參考網址
讓照片說話,有聲勝無聲
Publicis Brussels為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所發想的Campaign更是有趣,圖片中半身人像抿著嘴一副有話要說的樣子,只可惜無法親臨其境願聞其詳一番。Publicis Brussels讓一切變可能了,只要掃瞄角落的QR Code,把手機放在他的嘴巴上,神奇的事就發生了。「照片會說話」(the photograph speaks for itself)的情景已不只出現在哈利波特的劇情中(註1),手機螢幕融入平面成為會動的嘴巴,這樣巧妙運用讓大家更想仔細聽照片在說什麼,廣告效果再加倍。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riddlewang/1383150539-1792567672.jpg)
延伸閱讀:
《VICuriosity微奇誌》No.1:直擊!明星款QR CODE
《VICuriosity微奇誌》No.2:QR CODE手機購物,處處都是「最後一哩」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