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一段熟悉的旋律就這麼湧現腦海,也許正擠在人滿為患的捷運,固守自己腳下那兩步之地,或在早餐店招牌前百般躊躇著要吃蛋餅還是三明治,心思就突然無預警地在時間與空間的座標中交錯,試著將擠出的片段旋律哼成鏗鏘曲調,慢慢歌詞也適時搭入合奏成律,營造一場情境。

一首想忘都忘不掉的歌,這首歌,唱的是我們的故事,因為我們的故事,讓這首歌變得不只是一首歌;一首想起來也欠缺完整的歌,因為故事章節還錯綜複雜,每次唱都有不同口氣不同韻味。

那是個音樂卡帶一捲160元的年代,或應該這麼說,那是個卡帶還位居主流的年代。這些年以來,音樂的外在形式從卡帶進化成CD,有一度以為MD即將大行其道,卻怎麼也沒料到,這詞彙在還未朗朗上口前就迅速走入歷史,音樂也索性就直接從有形變無形,MP3成為音樂的代名詞。好在音樂本質未有大轉折,我們還是得以在音樂中挖掘自己不願承認的那一面,在幾個重音節上,故事真實地讓人發顫。

那個年代,音樂被概分為兩類:A / B面。

卡帶要完整從A面捲完,故事才會來到B面的戲份。所以通常專輯主打歌都被安插於A面第123首,或是B面的12首。大家也都習慣在聽完熱門Hits後,重新捲回卡帶,反覆repeat個幾次。其他歌曲像是附加的,可有可無。

A面的歌,前奏一響起,大家就跟著唱和,唱到聲嘶力竭也不會落詞走音,因為這是屬於大家的共同回憶,再熟悉不過,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耳熟能詳的另種詮釋說法就是視為理所當然,每個音、每個pitch都要精準地下在拍子上,因為卡帶是這樣唱的、因為大家是這樣唱的、因為這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歌曲、因為每個人都曾走過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相較之下,B面的歌就像被打入冷宮的后妃,久久才得寵幸。更何遑排在最後的B面第5首,看似壓軸,實際卻鮮少有亮相機會。

聽歌的人啊 對於你 我像是一首B面的歌
 不那麼精采 卻一直都在  安靜的心才能聽得明白
 聽歌的人啊 對於你 我像是一首B面的歌
 不可能流行 卻是最耐聽
 當繁華都過去 我是你僅存的回憶
     ---B面的歌〉,霍正奇 (1999),《B面的歌》專輯

B面第5首,不是磅礡大器的史詩歌曲,也不會讓你的思緒如排山倒海般重新洗牌,它擔起的任務是做個完美的收尾,慢慢地唱,讓卡帶靜靜地轉,在輕聲低吟中,悄悄fade out。像是坐在搖椅上緩緩述說往事般釋然,輕描淡寫,卻大筆劃下整個時代。只有頻率對了的人,才聽得出箇中的感同身受,才能在這樣一個小品故事裡,安置自己的角色。B面第5首有時也等同實驗性較高的歌,不是中規中矩的學院歌曲,一如大家不看好的叛逆輕狂,賭下晚近的日子,有沒有寒窗苦讀熬成狀元的可能。

我對B面第5首歌特別情有獨鍾,就像挖寶,往往能從中找到意想不到的驚喜。這習慣到了CD時期仍舊維持著,聽歌常常是從最後一首歌開始聽起,打亂秩序,跳脫專輯排定的窠臼,依自己喜歡的方式安排每首歌曲出現的時機與順序。

國中時,收音機傳來「喔~眼淚」的清澈聲音,讓范曉萱不假修飾的稚嫩嗓音留在第一張專輯中的〈Rain〉、〈魔力ESP〉中,〈眼淚〉與〈你的甜蜜〉像是升級後的2.0,較精緻但仍緊抓市場不放,同時又靠著〈自言自語〉這首自創小品另闢音樂才女的新徑。不過整張專輯讓我反覆聆聽的卻是B面第5首的〈只喝可樂的貓〉。

只喝可樂的貓 有點驕傲  我的想法不在意別人知不知道
 只喝可樂的貓 有點糟糕  我最喜歡讓人又愛又恨又氣又煩惱
 只喝可樂的貓 討厭無聊  更害怕有人在我耳邊嘮嘮叨叨
 只喝可樂的貓 有點悶騷  當我聽到音樂就忍不住要手舞足蹈
    ---〈只喝可樂的貓〉,范曉萱 (1995),《自言自語》專輯

年代已久,忘了當年勾住我耳朵的是這首歌的歌詞、旋律、還是范曉萱刻意揣摩貓叫聲的貓/喵唱腔。這是首可愛的歌,搭上國中時那好傻好天真的我,正好恰如其分。

那時也很欣賞劉若英,一個當年什麼電影獎項都全頒給她的歌手,還記得那是個12月的冬天,我窩在棉被裡,仔細地把整張《雨季》專輯聽過一遍,劉若英師出陳昇之門,每首歌都是個強烈而完整的故事,我慢慢跌入夢鄉,在夢裡演繹每首歌詞的畫面。在劉若英的歌聲中,Monica做朋友,赤身裸體走在那皇后大道東 (Monica);邊安慰小漢生弟弟、邊陪他尋找失竊的單車,想著到底是哪個可惡的人偷走的 (單車失竊記);原來打一把鑰匙是向對方交出自己的宣示,意味著我們將心上鎖,只給擁有鑰匙的那個人自由進出 (打了一把鑰匙給你)。這首歌太過深刻,以致我至今對感情的想望與定義仍是:留一支牙刷與打一把鑰匙。

是不是只要偶像 所有的音樂都一樣
 21 世紀快來 快樂的我開始有些擔憂
 有時候我經常懷疑自己活在什麼樣的時代
 男人和女人之間 誰比較愛誰 快樂會不會用完
    ---〈說話〉,劉若英 (1995),《雨季》專輯

置身現在的21世紀,早從1995年我們就開始遙想科技化會讓生活有所不同,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在千禧年到來的倒數聲中,與煙火一併升上天,化為烏有,然後彷彿從來沒發生過這麼一回事。54321倒數後,日子還是這樣過,爾後只能從歌曲中拆解那段對千禧年穿鑿附會而來的樂觀。誰比較愛誰已經不再重要,事過境遷後也說不出那個誰是誰;快樂不會用完,因為永遠找不到適當時機使用。

我親眼目睹過花系列的戲劇傳奇。當時對於顧小春的叛逆不置可否,卻在曾經荒唐的國、高中生活裡,驚覺自己也藏有顧小春的戲胞。好在戲份不重,很快就殺青下檔。

我沒有哭 只是任性的想挽回什麼
 誰贏誰輸 愛是沒有結束的旅途
 一個吻能代表著什麼 一轉眼從熱情到閃躲
 多少淚在無聲的夜裡 把我淹沒
    ---〈你不會不懂〉,羅映庭 (1995),《你不會不懂》專輯

忘了這首歌是花系列中那一齣戲的主題曲,太陽花、姻緣花、奈何花,看了這麼多花開花謝後,我開始意識到原來在感情世界裡,不是每個人都會乖乖遵守規則,感情藉由欺騙、背叛、傷害等元素活化滋長,每個人的每段感情,都精彩地足以說上一段。經歷過用力哭,看淡一切後帶著淚痕的微笑,才算走過一段真實而完整的感情。背叛未必有罪,或許他只是用一種極端到無法挽回的方式來改寫整篇故事結局;欺騙有時更顯真實,這是在無計可施之下,讓受傷害的人達到最少化的一種說法。羅映庭的〈你不會不懂〉在當時算少見,不在A面的曲目中,而是與另首主打歌〈分飛〉分列專輯的B面第5首與第4首,顛覆歌曲排序規則。不過這在花系列合理化背叛與欺騙的強烈對比下,也就見怪不怪了。

絕大多數的人對閻韋伶這三個字的認識,如果不是因為她與張震那段往日情,那肯定就是從歌唱比賽中多次被選唱的〈傻孩子〉一曲開始的,這首歌在發行一年多後終於水漲船高,才讓KTV願意購入,隨即成為排行榜熱門歌曲。當然,專輯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歌照例不會是耳熟能詳的歌曲。我心中屬意的最佳B面第5首非〈很用力〉莫屬,簡單的樂器編制與編曲,整首歌散發清新的調性,淡淡的甜蜜漾出嘴角。無奈〈很用力〉也被挑出成為主打歌,安排在專輯第3首,更可惜的是電影《夏天的尾巴》的抬轎仍無法讓這首動人小品一砲而紅。

多麼希望你還在我身邊
 怎麼去年許的願 沒有實現 no
 我無法忘記那些和你在一起的畫面
 我想今年還是會許 同一個願
 happy birthday to me  happy birthday to me
 happy birthday happy birthday  happy birthday to me
    ---Happy Birthday to Me〉,閻韋伶 (2007),《傻孩子》專輯

歌誦生日快樂的歌一首全世界共通的就夠,生日不快樂的歌除了溫嵐的〈祝我生日快樂〉外,這首由方炯鑌與曹格齊力打造的Happy Birthday to Me應該也夠到位。每年我們都不可免俗地許下三個願望,但不知從幾歲生日開始,這三個願望就幾乎每年都大同小異,同樣的願望每年都要許一次,難不成是因為久久無法實現?只好藉由許願這方式提醒自己?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新年新希望上,我們總無法做到除舊佈新的真諦,每年都還是列出同樣的新(?)希望,果真舊的(願望)不去,新的(願望)就不來。

每張專輯都有待發掘的B面第5首,這首歌或許永遠登不上大雅之堂,無法在座無虛席的演唱會上來段全場大合唱,但卻是陪伴我各個時期的重要獨白solo。快樂、難過、失落、渴望的每個時刻,我自己唱著B面第5首,今晚,這就是我的主題曲。

---------------------------------
1、〈B面的歌〉,詞:施人誠 曲:陳小霞
2、〈只喝可樂的貓〉,詞:李俊廣 曲:陶宗慈
3、〈說話〉,詞/曲:劉若英
4、〈你不會不懂〉,詞/曲:吳旭文
5、〈Happy Birthday to Me〉,詞:方炯鑌 曲:曹格

arrow
arrow

    fanc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